a&s专业的自动化&安全生态服务平台
公众号
安全自动化

安全自动化

安防知识网

安防知识网

手机站
手机站

手机站

大安防供需平台
大安防供需平台

大安防供需平台

资讯频道横幅A1
首页 > 资讯 > 正文

黑飞无人机反制流程及无人机感知单元的行业领先优势

隐蔽侦测+精准定位+智能拦截,无人机感知单元通过全链条反制技术,实现从"发现黑飞"到"追溯飞手"的闭环处置,误报率降低80%,成为机场、大型活动安保的核心利器。

一、反飞设备对黑飞无人机的核心反制路径

黑飞反制需依托 “侦测 - 识别 - 定位 - 决策 - 反制” 全链条技术,结合无人机感知单元的功能,具体反制逻辑如下:

1. 无源侦测与全频段识别,锁定黑飞目标

· 反制手段:通过 900M/1.2G/2.4G/5.2G/5.8G 全频段被动接收,无需发射信号即可捕获无人机自发的图传、遥控信号,实时解析品牌、型号、频率等信息(如大疆 O4 图传协议),区分合法与非法飞行。

· 核心价值:隐蔽式侦测避免打草惊蛇,对 “黑飞” 无人机(尤其是未报备的自制穿越机、增强型 WiFi 机)实现 “静默发现”,解决传统主动探测易被规避的问题。

2. 精准定位与轨迹追踪,锁定飞手与无人机位置

· 反制手段:通过监测无人机 RemoteID(远程识别信息)及信号特征,实时输出无人机经纬度、距离、高度、速度等数据,定位精度≤10 米,同步追踪飞行轨迹。

· 核心价值:不仅锁定无人机位置,更能通过信号源反向追溯飞手所在区域,为执法部门提供 “人 - 机 - 位” 关联证据,解决黑飞 “追人难” 的痛点。

3. 智能预警与黑白名单过滤,减少误报聚焦威胁

· 反制手段:设定电子围栏报警区域,当黑飞无人机闯入时,系统通过云端平台实时推送短信、地图标注等报警信息;合法无人机加入白名单后,可屏蔽正常飞行报警。

· 核心价值:避免对合规飞行(如航拍作业、物流无人机)的误干扰,提升反制效率,聚焦真正的黑飞目标,降低安保资源浪费。

4. 联动反制与多级处置,构建立体防御网

· 反制手段

· 软反制:通过外接干扰反制单元(如射频干扰器),阻断无人机图传、遥控信号,迫使无人机悬停、返航或降落;

· 硬反制:联动雷达、光电设备(如激光驱离装置)或无人机捕捉网,实现物理层面的目标控制;

· 数据反制:通过云端平台对接公安、空管系统,上传黑飞数据作为执法依据,推动合规管理。

· 核心价值:从 “发现” 到 “处置” 闭环操作,根据场景需求灵活选择反制强度,避免单一手段的局限性(如纯干扰可能影响周边合法设备)。

5. 全天候监测与数据溯源,强化事后追踪能力

· 反制手段7×24 小时持续侦测(≥168 小时),记录黑飞无人机的飞行时间、轨迹、型号等数据,支持历史记录回溯与统计分析。

· 核心价值:为监管部门提供黑飞事件的完整证据链,用于事后追责、风险评估及政策优化,形成 “预防 - 处置 - 总结” 的管理闭环。

二、无人机感知单元在黑飞反制领域的五大领先优势

三、典型场景下的领先优势落地案例

1. 机场净空保护:某国际机场部署该感知单元后,通过无源侦测 + O4 协议解析,成功识别每日 20 + 架次未报备的大疆新型无人机,配合干扰设备实现 “发现 - 驱离” 全流程处置,误报率较传统雷达方案降低 80%。

2. 大型活动反制:某演唱会现场通过车载部署感知单元,30 分钟内完成 3 公里范围监控网络搭建,实时过滤 200 + 架次合法航拍无人机,精准报警 5 架次黑飞目标,保障活动安全零事故。

总结

无人机感知单元通过 “技术兼容 + 隐蔽侦测 + 灵活部署 + 生态联处置” 的完整技术壁垒。相比传统反飞设备,其对新型号无人机的适配能力、全天候稳定性及低部署成本,使其成为机场、政府、活动安保等场景的核心反制工具,切实解决黑飞 “发现难、定位难、处置难” 的行业痛点。#无人机雷达探测#



参与评论
回复:
0/300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评论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a&s观点。
0
关于我们

a&s传媒是全球知名展览公司法兰克福展览集团旗下的专业媒体平台,自1994年品牌成立以来,一直专注于安全&自动化产业前沿产品、技术及市场趋势的专业媒体传播和品牌服务。从安全管理到产业数字化,a&s传媒拥有首屈一指的国际行业展览会资源以及丰富的媒体经验,提供媒体、活动、展会等整合营销服务。

免责声明:本站所使用的字体和图片文字等素材部分来源于互联网共享平台。如使用任何字体和图片文字有冒犯其版权所有方的,皆为无意。如您是字体厂商、图片文字厂商等版权方,且不允许本站使用您的字体和图片文字等素材,请联系我们,本站核实后将立即删除!任何版权方从未通知联系本站管理者停止使用,并索要赔偿或上诉法院的,均视为新型网络碰瓷及敲诈勒索,将不予任何的法律和经济赔偿!敬请谅解!
© 2024 - 2030 Messe Frankfurt (Shenzhen) Co., Ltd, All rights reserved.
法兰克福展览(深圳)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粤ICP备12072668号 粤公网安备 44030402000264号
用户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