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安全与高效管理始终是校园办学条件建设的关键环节。随着教育信息化的进步,出入口管理模式从传统人工化到智能化发展,为提升校园安全防护水平,优化师生通行体验,实现智能化、精准化的人员出入管控,不同学校进入人行通道闸机系统势在必行。本次方案将围绕三辊闸与摆闸两种常见闸机类型,结合校园实际场景,制定可行的出入口管理方案。
一、人行通道闸机类型分析
首先我们从三辊闸的工作原理、结构特点、尺寸和性能优势等分析。
三辊闸工作原理:三辊闸由机箱和三个不锈钢闸杆组成,通过机械转杆结构,实现人员单向或双向通行控制。未授权时,三根转杆呈 “品” 字形紧闭,阻挡人员通过;授权信号触发后,转杆转动一定角度,手动或自动给予信号后,闸机允许单人通过。
三辊闸结构特点:三辊闸大多采用 304 或者316不锈钢,坚固耐用,抗腐蚀能力强,适合室内外多种环境安装;转杆一般为实心不锈钢,直径约20-25mm,通道宽度在510-550mm,刚好容纳单人通过,有效限制人员尾随;整机高度一般在 1.2-1.4米,有效阻止翻越。
三辊闸的优势:
1、高安全性:机械转杆结构一次只能通行一个人,可谓防尾随效果很好,有效杜绝无关人员混入校园;同时,不锈钢材质机身及转杆能承受一定外力冲击,不易损坏,保障设备长期稳定运行。
2、稳定性强:机械结构简单,内部运动部件少,相比复杂电子设备,故障率低。核心部件如电机、传动装置经过严格质量检测,平均无故障运行时间长,减少设备维修频次,降低维护成本。
3、成本效益:相对摆闸等其他类型闸机,三辊闸的采购成本较低,安装调试过程相对简单,无需复杂布线与专业技术,进一步降低项目初期投入成本。
4、局限性:通行速度较慢,如何遇到通行高峰期,容易造成人员排队拥堵,影响通行流畅性。通道狭窄,不适合非机动车或大件行李通行。
二、摆闸
摆闸工作原理:以电机驱动摆臂(门翼)做水平摆动,实现通道的开启与关闭。人员身份验证通过后,摆臂向一侧摆动打开通道,人员通过后摆臂自动复位关闭。
摆闸结构特点:机身采用不锈钢材质,外观可塑性强比较时尚,拉丝工艺处理,具有良好的防锈与抗氧化性能;摆臂材质多样,常见有亚克力、钢化玻璃,部分产品摆臂可内置 LED灯带,或者应用3D投影技术,提升视觉效果与夜间辨识度。通道宽度按需设计,通道 宽度600-1200mm,可满足单人正常通行或大件行李、非机动车通行,整机高度一般在 1.0-1.2米,与校园环境协调性好。
摆闸优势:
1、高效通行:支持单向、双向通行,通行速度快,每分钟可达 40-60人通过。在人流量大的校园主出入口、图书馆、体育馆等场所,能有效缓解人员拥堵,提升通行效率。
2、通行体验好:宽通道设计,方便师生携带各类物品自由通行,不像三辊闸较窄的通道;摆门摆动平稳,通行较舒适。
3、功能扩展性:可集成多种门禁、访客、考勤、人脸识别等多种模块。通过与校园管理系统对接,实现人员身份精准识别、通行权限动态管理、数据实时上传与分析等功能,助力校园智慧化建设。
4、局限性:相对三辊闸来说,防尾随能力较弱,虽然可通过增加红外传感器、光幕等辅助设备提升防尾随效果,但仍存在一定尾随风险。
5、成本较高:摆闸相关三辊闸价格相对较高,安装调试需要专业技术人员,对布线、电源等要求较高,增加了项目整体投入成本。
二、校园场景通道闸机适配方案
1、学校大门三辊闸方案:对于规模较小、人流量相对稳定的中小学或幼儿园,可在学校大门两侧小门设置 1-2个三辊闸通道,作为师生日常主要通行通道。搭配校园卡刷卡识别系统,学生、教师刷卡通行,实现人员身份快速验证与记录。在上学、放学时段,安排安保人员现场值守,引导人员有序通行,确保安全。
2、摆闸方案:在高校、规模较大的中小学等人员流量大且复杂的校园大门,采用宽通道摆闸。主出入口设置 3-4个摆闸通道,其中 1-2 个通道设置为双向通行,方便师生自由进出;另外 1-2个通道设置为单向通行,可根据早晚高峰人流方向灵活切换,缓解拥堵。集成人脸识别系统,师生刷脸即可快速通行;同时配备访客登记终端,访客通过身份证登记、访客码生成等方式获取临时通行权限,在指定摆闸通道扫码通行。
3、混合方案:部分校园大门可采用三辊闸与摆闸混合部署方案。根据情况设置 2-3 个摆闸通道用于师生日常通行,保障高效便捷;在两侧或角落位置设置 1-2个三辊闸通道,兼顾安全与灵活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