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无人机 “黑飞” 触碰法律红线 —— 株洲公安再次查处一起违法案件》
据华声在线 5 月 21 日报道,株洲市公安机关接到线索,称有无人机非法闯入某军事管理区空域,随后迅速锁定并抓获涉嫌 “黑飞” 的张某。张某在未取得任何飞行审批许可的情况下,操控无人机进入真高 120 米以上的管制空域,并擅自飞入军事管理区禁飞区域,已被公安机关依法予以行政处罚。
· 《无人机任性 “黑飞” 为何管不住?》
新华网 2025 年 5 月 9 日发文称,一段无人机在云南大理崇圣寺三塔 “黑飞” 的视频引发关注,无人机穿越南小塔七层北卷洞时突然失控。崇圣寺三塔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景区为禁飞区。警方已找到涉事 “飞手”,正按程序处置。文章还提及北京大兴警方查处过机场净空保护区内的无人机 “黑飞” 案件,以及今年 1 月四川仁寿的无人机 “黑飞” 被行政处罚事件,强调加强无人机全方位监管刻不容缓。
· 《中国发布丨无人机 “黑飞” 扰乱首都空中控制区管理秩序 被告被判赔偿国防战备资源损失》
据中国网 2024 年 8 月 1 日消息,2022 年 11 月 28 日,某测绘院有限公司在未向空域管理部门申请的情况下,安排无资质的林某在三河空域驾驶组装的无人机航拍,致相关军事部队动用装备查证处置,扰乱首都空中控制区管理秩序,造成国防战备资源损失。2023 年 12 月 4 日,廊坊市中级人民法院判决该公司与林某共同赔偿国防战备资源损失费用,并在正义网及《解放军报》上刊登书面声明赔礼道歉。
· 《国家安全部公布无人机 “黑飞” 案例:飞友航拍军舰获刑》
中国网 2024 年 6 月 20 日报道,国家安全部公布了多起无人机 “黑飞” 案例。如 2021 年 11 月,罗某为找谈资用无人机非法拍摄某新型军舰,因 “非法获取国家秘密罪” 被判处有期徒刑 1 年,缓刑 1 年。刘某违规对某重点涉密要害部位进行飞行测绘,李某和张某对某军事禁区巡飞采集数据并上传分享,均因构成非法获取国家秘密罪受到刑事处罚。
· 《河声丨无人机 “黑飞” 要处罚也要普法》
大河网 2025 年 7 月 10 日发文称,安徽省安庆市宿松县公安局二郎派出所查处一起无人机 “黑飞” 案件。程某在未实名登记的情况下,操控中型农用无人机违规飞行打药,返航时绞缠高压电线,致二郎镇大面积停电,造成 3 万余元电力设施损失。文章指出,对无人机 “黑飞” 行为不能止于处罚,还需跟进普法教育,双管齐下以遏制 “黑飞” 现象。
无人机黑飞行为可能会触犯《无人驾驶航空器飞行管理暂行条例》《治安管理处罚法》《刑法》等相关法律法规,具体如下:
· 《无人驾驶航空器飞行管理暂行条例》
该条例是我国首部针对无人驾驶航空器的行政法规,于 2024 年 1 月 1 日正式施行。其第四十七条规定,民用无人驾驶航空器未经实名登记实施飞行活动的,由公安机关责令改正,可以处 200 元以下的罚款;情节严重的,处 2000 元以上 2 万元以下的罚款。第五十一条规定,未经批准操控微型、轻型、小型民用无人驾驶航空器在管制空域内飞行,或者操控模型航空器在空中交通管理机构划定的空域外飞行的,由公安机关责令停止飞行,可以处 500 元以下的罚款;情节严重的,没收实施违规飞行的无人驾驶航空器,并处 1000 元以上 1 万元以下的罚款。
· 《治安管理处罚法》
如果无人机黑飞行为扰乱了公共秩序,如在人群密集的公共场所违规飞行,引起群众恐慌,或者妨碍了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依法执行职务等,根据《治安管理处罚法》,可能会被处以罚款、行政拘留等处罚。
· 《刑法》
若无人机黑飞行为造成重大事故或者严重后果,构成犯罪的,将依据《刑法》追究刑事责任。例如,黑飞过程中非法拍摄军事设施、军工设施或者其他涉密场所,导致国家秘密泄露,可能构成非法获取国家秘密罪等;若因黑飞导致航空器失控坠毁,造成地面人员重伤、死亡或者重大财产损失,可能构成过失致人重伤罪、过失致人死亡罪或者重大责任事故罪等。
· 《中华人民共和国飞行基本规则》
该规则是我国组织实施飞行活动的基本依据,无人机飞行也应遵守其相关规定。黑飞行为若违反了关于飞行空域、飞行高度、飞行指挥等方面的规定,将视情节受到相应处罚,可能包括警告、罚款,情节严重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 《通用航空飞行管制条例》
条例对通用航空飞行活动的管制原则、审批程序等作出了规定。无人机飞行若属于通用航空飞行范畴,却未按照条例规定申请飞行许可、履行相关报备手续等,构成 “黑飞”,相关部门可依法对其进行处理,涉及行政处罚或刑事处罚等。
#上栗公安强化无人机管控拒绝黑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