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来越多的都市白领,乐于成为“按指纹”的消费一族。只需手指轻松一按,消费、积分、返点一步到位。
老技术焕发新活力
新年伊始,伴随着行业巨头中国电信、中国移动和中国联通获第三方支付牌照,“第三方支付”迅速蔓延,指纹消费也在其行列。近日,央行日前发布了第三批获得第三方支付牌照的企业名单,指付通作为国内唯一一家指纹支付运营商名列其中。
这项技术是将类似于POS机的指纹支付终端设备摆放在合作商户处,消费者支付时,终端读取指纹数据信息并传至系统,找到与该指纹信息对应的付款账户,消费金额就自动从客户的银行账户划至商户,完成支付,整个过程在3秒至5秒钟之内。消费者可在相关商户直接凭指纹消费,同时能享受高额折扣。
早在2005年美国就推出了指纹消费业务,美国的一线零售商,如沃尔玛、7-11便利店等知名商户均支持指纹消费。在欧洲,瑞士某大型连锁超市已经推行这一支付形式。在德国,也兴起一种“刷指纹”付账服务,指纹信息直接与银行卡挂钩。随即,指纹消费打入中国消费市场,但是由于技术未发展成熟、消费者隐私或被泄露等原因,指纹消费在国内消费市场曾一度遇冷......
重新打包上市的指纹消费攻克了以往的技术难题,与时下流行的支付平台相结合,重新打造出一个完善、健全的支付体系。如今,指纹消费广泛应用于百货商场、餐饮业、酒店等可使用指纹录入的消费场所,消费者通过指纹消费还可享受折扣、优惠券等优惠活动。目前,在国内上海、深圳等地,指纹消费已开始了广泛运用。
而对于各行业的商家来说,使用指纹支付系统能避免以下诸多问题:如大量会员资料无法统计、顾客流失现象较为严重等,指纹支付系统能将较为被动的销售转化为有主动性地对顾客或会员进行营销、避免优惠券或会员卡一次性支出成本高,容易产生库存导致的浪费。
安全为“指纹消费”上双重保险
指纹消费的好处是通过指纹识别简化了消费程序,让消费者省去了众多会员卡、折扣卡的牵挂,而且不用担心会员卡没带、丢失或者忘记密码。电子支付让银行得以突破时间、空间和形式上的限制,随时随地用任何方式进行安全支付和结算。其方便、快捷、高效、经济的优势,使得银行的服务从“固定销售点”方式,转变为“随时随地”方式,而服务也更个性化、低成本和便捷。除了爱好时尚的年轻人,指纹支付也非常适合容易忘记密码的老年人。
不过,消费者围绕指纹信息的安全性,提出了多种假设:如果与账户关联的指纹信息被篡改了怎么办?如果那么多指纹信息被泄露了怎么办?
相关人士介绍,指纹支付业务采用的是指纹特征点数据识别技术,即不使用个人的实际指纹图像,不侵犯隐私,而只在每一枚指纹中提取若干微小的特征点,并将其以矢量加密的方式转化为一组指纹数据信息。在实际支付中,使用者每次按压获得数据均不同,因此要通过识别算法对不同组数据的内部逻辑关系加以判断,从而进行识别。
现在是运营商与支付业务的交集,而指纹消费属于电子支付的一种,也正是“指纹消费”将炙手可热的原因。世界上没有一模一样的指纹,相比于刷卡消费中的“卡+密码+签名”的确认方式,指纹消费的安全系数相对更高。精明的商家正是看中了这一具有广阔前景的商机。
2011年6月,在“经济创新模式论坛”上,专家就指出指纹消费实现了让消费者更好更快速的消费。对于各行业的商家来说,指纹消费平台将能带给他们诸多好处:轻松管理大量会员资料,快捷的进行统计、查阅、分析,不断降低管理成本;化被动销售为主动销售,对顾客或会员进行针对性营销,降低顾客流失率;优惠券或会员卡完全无纸化,正是响应了国家对于环保的号召,也大大降低了企业一次性支出而产生的高额成本。
将来人类所有的商业往来,或许都可用电子支付工具完成结算,电子支付可能成为人们生活的必需品。又或许在不远的将来,随着竞争的整合,指纹支付在国内开始普及,数据库趋于统一后,也许就会实现不用带钱包,一指走遍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