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IPC市场份额的逐年放量,高清已经得到普及并形成一套完整的解决方案。而随着智能化、高清化、平台化三驾马车的发力,基于端到端的智能高清平台已经初具规模,IPC智能化的时代已经到来。那么IPC智能化应用的现状以及未来趋势将朝着什么方向发展呢?
现状
目前市面上越来越多的智能前置产品层出不穷,其中包括海康的SmartIPC系列,大华也推出自己的Ultra IPC系列,天地伟业更是所有的IPC全部标配智能应用。仔细分析可看出这些产品共同的特点就是智能前置。通过一台设备集成智能、IP、IT等诸多高科技技术与一身,设定多种智能分析策略,联动多种周边外设,形成一个完整的智能系统,对多种场景、多个事件进行自动侦测和提前预警,一定程度上做到事前预防,操作简单,不需要专用的智能平台软件,直接登录IE或客户端即可配置,例如天地伟业的智能分析只需要在IE中打钩开下侦测功能就可以实现。而且相对于传统IPC而言,这些智能IPC可谓加料不加价,比如天地伟业的S3E系列IPC,完全可代替普通场所采用的IPC,成为智能IPC的入门级产品。它旨在给用户提供更优质的图像效果,更便捷的操作管理,更完善的维护体系,应用不局限于某一具体的、专用的场景或行业。这样做的好处就是可以挖掘更多的智能应用,以通用部分解决80%的用户问题,而剩下的20%则由专业的智能化产品来实现。
安防企业如何全方位满足用户对“智能”需求
智能化从用户角度来看,可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属于通用型的,这类用户对智能的要求基本可以概括为简洁、实用,不需要太多太花哨的功能,但是能解决实际问题。具体分析如下:
功能少些花哨,多些实用 目前各种Smart系列的IPC令人眼花缭乱,比如行为分析、人脸检测、车牌识别等,这些功能确实新奇,创意也可嘉,但是终端普通用户可能并不买单,其一个关键点是没有切实的想到要用产品为老百姓解决一些问题,只是一味的想着新意。而事实上的问题是,现在的智能IPC市场,不乏充满创意的高端成果,缺少的是朴实却能解决问题的产品,比如怎么用IPC看车位、怎么用IPC进行报警和预警等等。
设置简单,操作简便易用 虽然我们早已进入了高清时代,IPC的更新速度也一年快过一年,但大多数非专业人士,对网络、电子等方面还是不甚了解,对新奇物品的接受能力不强,而智能IPC的产品,由于需要接入网络,因此无论是设置还是操作,一般都需要比较复杂的流程,说明书上也尽是些专业术语,普通一般用户根本难以使用。可以毫不夸张的说,如果智能IPC不能解决操作复杂的问题,那永远也别想得到普及,因为用户不可能花时间去钻研产品的使用,理想中的智能IPC,企业应该把设置和使用做到傻瓜化,接入网络像连WIFI那样简便,一个平板或者手机通过软件就可以作为智能IPC的总控制台,并且软件界面也要做到亲和力强,语言直白易懂。
价格尽量平民化 智能IPC刚推出时作为“高大上”的典型代表,价格一直都高高在上,许多普通用户也因此望而却步。其实,智能家居的价格高低,和它的功能及它所提供的服务项目是密切相关的,而用户往往并不需要享受全部的功能,只需要其中的某几项。因此,智能IPC要做到平价,可以根据用户的需求,只开放某一方面的功能。在普通消费者眼中,智能IPC和生活一样,不要花哨,不要浮夸,平平淡淡才是真。
除了通用类用户需求之外,还有20%左右的专业用户,这类用户对智能的要求很专业,准确度也有特殊要求,比如针对金融,需要有人员徘徊、物品遗留、摄像机抖动等常见的智能分析,此外在ATM这部分,还有异常人脸分析、人脸识别追踪、人群聚集等智能技术也需要有特殊应用。更为重要的是需要智能分析的准确性,提升智能视频分析技术的准确性,改善因误报带来的大量维护工作量,以及降低人力监控海量视频画面的工作强度,是智能分析在金融发展的重点;智能分析在监狱也有非常广阔的市场,例如对围墙、哨位或者其他警戒区域一定距离内进行无缝覆盖,实行全天候实时监控,发现有遗留物立即触发录像发出报警,通知管理人员及时处理该事件,在监狱的放风区、监舍等场所进行异常行为侦测分析,能够检测出警戒区域内的滑倒、摔跤、快速奔跑等异常行为并产生告警;高级人数统计(拥挤环境下)人群聚集是打斗或引起安全事件的特征现象,智能分析能够快速统计人群聚集数,一旦超过设置的最高限及时产生报警;限高,监舍内晚上睡觉时间,为防止自杀、打架等意外情况发生,监舍内的犯人不允许随意起来活动,如有人起床时,通知监控人员注意,察看是什么行为。
IPC在实现“智能化”方面的突破
我们可以看到经过几年市场的培育,高清已经迈入了“经济型”“同质化”的时代,高清产品又已然普及的如今,在标清IPC已无生存空间的当下,仍有很多传统集成商和厂商在怀念“朴素的模拟时代”,仍有很多项目在采用模拟监控方案,或者推崇相似的(如HDSDI、HDCVI)方案,这其实是非常值得高清IPC的从业者们思考的。这里的差距,显然重点不是标清和高清,而是非IP与IP。他们的理由总结下来,无外乎是编解码会带来延时,网络会带来卡顿,不同厂商互连互解会无序等等。但是谁也不能否认数字化是海量视频数据传输、存储和后续挖掘的必然手段,所以上述问题错不在技术。在选择高清系统建设方案的时候,对于客户和集成商来说必须清醒的认识到,要做得不仅仅是高清设备的选型,或者在选择高清IPC时做到不仅仅只关注图像质量,因为编码和网络属性往往是实际开局时,影响存储容量也就是硬盘数量、以及会否因为网络丢包导致图像卡顿的重要因素。这时,类似“ROI”“走廊模式”“场景识别”“网络自适应技术”等能力就必须默认列入考察的范畴。
如果说早期人们对高清IPC的诉求中,“高清化”已然达到普及化的程度,那么“智能化”呢?虽然有厂商号称自己的高清摄像机支持这样那样的可选智能,但是市场毫不留情地告诉我们,目前实际商用化做得最好的高清前端智能网络摄像机依然是车辆卡口。摄像机集成智能,人们原本对其的期望是通过前端分析,在大量的数据中获得有用的结构化信息,降低传输和存储的成本,更重要的是释放人眼人脑的压力。但是由于大多数宣传支持前端智能的方案,要么误报率太高反而要增加人力做误报排除,要么就是漏报率太高,导致不能放心依赖之,使得多年来,多数前端智能功能让部分理性的客户和集成商一直在纠结,“智能能否不要成为鸡肋?”如果我们对车辆卡口中前端智能的成功商用要素进行分析,我们不难得到这样的结论:对工程施工有相对严格的规范要求,对环境补光有明确的要求和配置,专业的Sensor和车牌识别软硬件方案,后端配套的大数据存储和管理平台。由此,也不难看出当前多数智能前端深陷尴尬境地的原因,试想在一款通用安防的高清IPC上,而且还是价格还十分诱人的那些款型上,厂商宣称的可集成多种智能功能,能好用吗?绝大多数情况下这只能是一厢情愿。只有专业硬件平台,加上类卡口化的方案设计,配合可控的工程要求,智能才不会是鸡肋。
所以智能IPC的出路无外乎两点:把通用市场做的更贴地气,功能不在乎多,关键是简单实用;把行业市场做的更专业,形成一个完整的解决方案。智能IPC要想获得成功,必须在宽度和深度两个方面下功夫。在通用市场把量冲起来,在行业市场把功夫做精。
综述
IPC在经历了14年的价格战、同质化等洗礼之后,整个发展的步伐越加稳健,可以遇见未来的趋势一定是朝着更高分辨率、更实用智能这个方向发展。随着海思HI3516A这颗芯片的发布,该处理器采用海思先进的H.265/HEVC算法,改善了H.265/HEVC标准固有的图像振铃效应,极大减少了大运动场景下的拖尾现象和块效应,并在保持与H.264/AVC相同的图像画质下编码码流降低50%。同时,Hi3516A灵活的高性能ARM Cortex-A7处理器配合海思第二代智能分析协处理单元IVE2.0,提供车牌识别、周界防范、人脸识别等多达40种智能分析应用,天地伟业作为海思的基线客户之一同步推出独具特色的SmartIPC系列产品将智能化应用迈向了一个新台阶,更贴近实战的智能,更贴近用户的实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