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城市发展目标和现状 近年来全国各地都提出了发展智慧型城市的需求和目标,从国家层面,2012年底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指出:2013年...
智慧城市发展目标和现状
近年来全国各地都提出了发展智慧型城市的需求和目标,从国家层面,2012年底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指出:2013年经济工作要积极稳妥推进城镇化,围绕提高城镇化质量,因势利导、趋利避害,积极引导城镇化健康发展。要把有序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作为重要任务抓实抓好。要把生态文明理念和原则全面融入城镇化全过程,走集约、智能、绿色、低碳的新型城镇化道路。2012年12月5日,住建部发布关于开展国家智慧城市试点工作的通知,并印发了《国家智慧城市试点暂行管理办法》和《国家智慧城市(区、镇)试点指标体系(试行)》两个文件。2013年1月29日,由住建部组织召开的国家智慧城市试点创建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会议公布了首批国家智慧城市试点名单;首批国家智慧城市试点共90个,其中地级市37个,区(县)50个,镇3个,试点城市将经过3―5年的创建期,住建部将组织评估,对评估通过的试点城市(区、镇)进行评定,评定等级由低到高分为一星、二星和三星。
智慧城市建设涉及了很多的关键技术,例如物联网技术、虚拟化、大数据处理技术、云存储技术、增强现实技术、空间信息网格技术、数据融合技术、应用技术、运维管理技术等多种关键技术。随着智慧城市建设的不断深入,怎么运用这些技术,更合理有效的提升城市的服务和管理水平也是大家关注的重点。
智慧江苏的建设进程和实际应用
2013年,江苏省经信委发布《关于加快智慧城市建设的实施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提出将加快推进江苏省信息化建设与发展,增强城市服务功能和综合竞争力,促进智慧城市有序健康发展。《意见》提出的主要目标是:到2015年,全省基本建成完善的智慧化信息基础设施,城市运行管理、民生和公共服务基本实现智慧化融合应用,地区信息化发展水平达到0.85以上。
2014年,为科学务实、健康有序推进智慧江苏建设,江苏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了《省政府关于推进智慧江苏建设的实施意见》配套文件——《智慧江苏建设行动方案(2014-2016年)》。该行动方案包括信息基础设施提升、产业转型升级、政务服务智慧创新、智慧民生服务保障、智慧城市集约建设、智慧产业倍增发展、网络信息安全保障等七个方面内容,重点建设江苏46项智慧产业工程。
2014年随着青奥会在南京的召开,江苏全省也相继开展了“智慧政务”、“智慧民生”、“智慧生活”、“智慧企业”、“智慧小区”、“智慧农村”、“智慧青奥”等多项智慧应用的建设,充分展示智慧江苏风采。
而在智慧城市的建设中,“平安城市”是“智慧城市”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平安城市”建设从二十世纪初期年开始兴起,“平安城市”建设的内容随着社会管理的创新和信息技术的进步而变得更加先进、更加丰富多彩。近来,公安部向全国公安机关部署了视频图像信息整合与共享工作任务:以视频图像信息共享平台建设为核心,全面建设和优化视频监控系统及共享平台,建立和完善视频图像信息深度应用机制,推动跨区域、跨部门、跨警种的视频监控系统有效整合和视频图像信息共享,提升公安机关核心战斗力,深入推进公安机关科技强警工作,预防打击违法犯罪、维护社会稳定。这一任务的目标旨在2015年之前,完成全国公安机关科技强警建设的技术升级。不难看出,目前“平安城市”建设重点已经不是有无视频监控的阶段,而是提升到视频综合应用的“智慧型平安城市”的建设阶段。
“智慧型平安城市”目前已从大安防体系过度到应急指挥体系。在可视化防控方面,以治安应用为主线的大联网问题、大集成问题目前已经很好的得到了解决,以此为依托可进行情报分析研判、数据挖掘、串并案、预测预警等应用。在可视化指挥方面,各警种(治安、刑警、交警、消防、城管等)及相关联动机构实现紧密配合完成实战应用。
针对于智慧型平安城市建设,早在2010年江苏省公安厅印发了《全省公安机关道路监控网“3.20”工程建设规划及技术指导意见》的通知,开启江苏全省社会面和交通道路数字化监控系统建设的新篇章,也为智慧江苏打下了良好的开端。
首先,“3.20”工程系统建设是在全省“大平台”总体框架下规划开展。不仅满足公安道路交通管理的需要,更是作为全省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大平台”建设的重要内容,围绕打防管控的需要,整体规划安排、统一标准规范、分类组织建设、统筹部署推进,更好地实现了各方资源整合,满足公安工作需要。“3.20”工程纳入各地“大平台”统筹规划建设,科学定位并正确处理好道路监控系统与警务基础平台、情报信息平台、指挥调度平台等系统的建设应用关系,进一步明确各自的功能和建设要求,做到整体规划、同步建设、一体化应用。
其次,系统按照“一个平台、两张网络、三道防线、四级应用”的要求,统一规划建设。形成省、市、县一体化、分级管理应用的道路监控信息综合应用系统,即“一个平台”;建设城区道路监控网和治安卡口及国省道、高速公路监控网等“两张网络”;形成以城市为中心,依托道路交通网络由近及远的“三道防线”;满足省、市、县和基层所队四级实战应用的需要。系统重点实现了以下六大功能,即视频监控、号牌识别、图像抓拍、车辆比对、轨迹回放、通信指挥,做到“人留影像、车留牌号、手机留信息,违章能查出、犯罪能取证、轨迹能刻画”。同时,逐步引进物联网(传感网)技术,提高技术应用含量,并实现全省范围联网调用、信息共享等目标。
随着3.20项目和平安城市的不断深入,2013年江苏省公安厅开始了“省公安厅图像信息联网系统的建设”,海康威视成功中标该项目,目前已经实现了全省十多万路视频的联网,大大提升了信息利用的水平和效率,为大数据的分析挖掘提供了数据资源基础,为全省公共安全管理水平和效率实现提档升级。同时江苏全省各地又开展了技防城、技防乡镇、平安社区等系统的建设,海康威视积极参与了江苏全省范围内的智慧城市建设,“智慧苏南”、“智慧南京”、“智慧丹阳”、“智慧泰州”等。例如南京市为了配合14年青奥会的举办,全市范围内开展了“智慧青奥”的建设。在各奥运比赛场馆实现了音视频和各传感信息系统的数据融合,传输上实现了固网和移动网传输网络的互补和整合,最终实现各数据的统一平台管理和调度,切实的保证了各场馆的安全运行,为青奥安保提供了有力的保障。在道路交通管理方面,在路面监控系统中运用了海康威视智能跟踪前端球形摄像机,可以实现车辆的智能跟踪、车牌识别和违停抓拍,并且实现数据联网,同步数据与系统比对,实现道路交通的实时管控,保证道路的顺畅通行。在各旅游景点利用视频监控系统实现了进出人流的实时统计,显示拥挤程度,为实时调控景区的人流量做好了数据和技术准备,保障了各景区安全。
在各地市,例如镇江丹阳,海康威视在全城范围内建成了道路卡口抓拍系统、视频电警抓拍系统、城市治安智能监控前端、高空瞭望系统、移动视频取证系统,实现了前端监控的全覆盖,固定和移动相结合的前端系统。基于前端丰富的信息采集手段,运用先进的网络技术,数据统一汇聚到丹阳公安指挥中心,在中心的云存储系统中进行存储,利用联网实战平台实现大数据的分析和结果呈现。对全城的人员,车辆,做到实时、动态、智能化的管控。
该项目建设之前,丹阳几乎没有公安实战系统,原有的多个业务平台功能单一,无法完全利用公安现有的各类资源提供服务,对于已建的资源是一种浪费,同时对于丹阳公安各部门的应用成效来说也明显存在不足。
丹阳市要在“大平台”体系内,形成以视频监控系统联网为基础,以警用地理信息系统为支撑,以实战应用为核心,通过对各类数据、图片、图像信息的采集、接入、传输、汇集、整合,关联“大情报”、“大平台”及其它公安信息系统资源、相互关联的视频监控资源库和专题库。
按照江苏省公安厅对于实战平台的要求,在落实解决方案、软件平台、实施能力方面,对丹阳市公安局来说,都是一个巨大的挑战。经过综合对比,丹阳市公安局最终决定与海康威视联手研发相关平台,经过双方攻艰克难,最终推出基于公安实战系统的整体解决方案。
典型意义:多业务系统的关联使用,提高资源利用率
对于一个大型系统来说,特别是对于一个实战性系统,如何利用现有的公安资源为公安在情报研判、应急处突、侦查破案、治安防控、交通管理、社区警务等重点业务提供更有效的支撑是一个关键。
该项目中,涉及资源整合类的应用达到了九种(治安监控、道路监控、车载监控、社会面监控、卡口资源、警员GPS、警车GPS、警用GIS、短信平台),涉及资源分析类应用更是高达十几种(案事件库、接处警库、人口库、机动车信息库、驾驶人库、违章库、旅馆住宿、网吧登记、重点人口等、),对于资源整合和资源分析通过在不同的业务子系统中为用户呈现,建立个人工作台,对于不同的用户岗位、不同警种、不同任务的使用者提供授权,提高了资源的利用率。
全网标准化的升级改造
丹阳目前已经视频资源众多,但是均为以前的旧系统,并不符合公安部对于公安联网的标准化要求(GB/T28181),本着资源不浪费,合理利用监控资源的目的,海康威视提供的联网系统成功了对于丹阳已建的治安监控、道路监控、车载视频监控、社会面监控进行了标准化的改造,成功将所有视频资源进行了整合并同时推送给江苏省公安厅。
指挥更高效、合理
丹阳公安智能指挥结合各类警务资源,对于发生的突发事件、模拟演练提供了支撑,通过平台中警力报备管理辖区警力,通过巡防管理确定重点区域的巡防力量,通过智能围堵更快捷的堵截布控人员,通过预案管理管理公安各类预案并形成业务流程,通过警情分析实现四色预警、警力合理部署。
多业务系统的关联使用
在整合视频资源、案件资源、情报分析资源的前提下,海康威视为丹阳公安提供了一套强大的视频侦查研判平台,借助于联网平台的视频资源、情报分析平台的情报研发、智能指挥中的警情分析等应用,结合从立案、侦查、串并到结案、归档的完整流程,捕捉嫌疑目标、还原活动轨迹,为有效打击犯罪提供强有力的支持。
解决方案:两个系统、五个应用,对业务提供有效支撑
丹阳公安实战应用平台总体架构遵循两个系统和五个应用:
资源整合系统
以实战需求为导向,有效整合公安机关自建治安监控系统、道路监控系统、车载移动视频系统及单兵移动监控系统、卡口及卡口式电子警察系统、重点要害部位监控系统等图像信息,实现图像信息跨地区、跨层级、跨警种共享应用,为公安打防控提供服务,充分利用其它公安业务系统信息研判结果指导视频监控应用,也为其它公安业务系统提供鲜活的视频监控资源,既加强了视频监控系统的专业应用,也加强了视频监控手段与其他侦查手段的融合应用。
实战应用系统
根据公安实战需求和江苏省技防工作实际要求,实战应用平台要满足以下四项实战应用功能:
价值资源。在实战平台中建立视图库(包括涉案视频、线索视频、特征视频等)和图片库(包括重点人员照片、重点车辆照片、重点物品图片、涉案图片、线索图片),对每个图片和视频进行关键字描述,作为基础数据资源用于情报信息研判。
视频巡逻。坚持视频监控跟着警情走,依托各级治安监控中心,开展网上视频巡逻,同时根据治安特点和警情等级,科学确定监控系统分布点的等级,实行分级监看,强化对高发案地段、时段的实时监控,提高视频巡逻效能,确保了重点部位重点时段监控到位。
智能指挥。在实战平台中建立各类视频监控应用应急预案(包括防火、防毒、重大交通事故、重大群体事件等),设定各类事件最佳视频监控应对方案;根据相关事件检索调度预案,在GIS地图上,可在事件发生地周边用鼠标进行任意范围选择,系统自动呈现出该范围内的监控资源、车辆GPS信息、警员GPS信息、治安卡点、堵控点等警务信息。
视频侦查。利用视频监控系统直接锁定犯罪分子或为认定犯罪分子及其犯罪事实提供可靠证据;通过监控图像详细描画犯罪分子的活动轨迹,回溯犯罪分子的作案过程,为侦破案件提供重要的突破口。
实现数据整合和大数据应用
在讲究大数据
智能分析的当下,系统整合了目前已有的20种警务资源,为以后的大数据智能分析、大数据应用奠定了基础,同时各警种根据自身业务需要调取不同的业务数据,推进智能分析技术深度应用,提高研判人员工作效率,为业务部门提供了可靠的应用成效。
资源合理规划与利用
通过GIS地图的展示,直观了解本市目前的警务资源(监控点)分布情况,通过区分“已建、待建、联网、社会资源”等信息掌握本市最新的监控资源布局图,为以后的监控资源建设提供决策参考,减少了重复投资和不必要的资源浪费。
应急、处突更加快捷
通过已接入的GPS信息(警员、警车、治安卡点等),在重大事件发生时,结合平台中的各类预案、专家资源进行扁平化的指挥,减少了处置事件,大大增强了对于突发事情的处理能力,同时通过后续的预案回放评估之前的指挥体系,方便用户对于预案的维护和检查,查漏补缺,使指挥业务更为合理和高效。
视频智能摘要等智能分析技术应用
利用视频智能摘要、视频智能分析技术、图像复原技术,使研判人员快速浏览监控视频,并从海量监控视频中快速定位嫌疑目标线索。视频摘要压缩是将视频中的目标信息自动提取,与背景视频剪辑合成较短的视频摘要,研判人员通过查阅压缩后的摘要视频,即可快速查阅整个视频中的目标对象;视频智能分析技术可将目标视频进行人脸、行为、车牌等特性分析,同时结合穿越、徘徊等特定动作进行筛选,大大减少了研判人员的重复工作,提高了研判人员的工作效率
智慧江苏的发展和趋势
目前智慧城市建设已经进入深化和攻坚克难的阶段,智慧型平安城市的架构会不断的扩展、延伸、融合。
单网格化的智慧系统向多系统整合,融汇、互通、信息共享,形成一个综合的管理决策系统。前端的超高清、智能化、态势的感知、联网处理能力。网络信息技术、网络安全技术、传感网、物联网和系统的深度融合。云计算、云存储系统的规划和建设。大数据分析模型的开发和优化等都成为下一步要建设和完善的方向,海康威视也会继续努力前行,提供领先的产品和解决方案,为智慧江苏建设而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