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大数据时代的到来,大多数行业都引进了“互联网+”的理念,安防市场也不落后,尤其在这“停车难”的问题上,“互联网+停车”就逐渐走入了人们的视线。随着创业者们的不断摸索和创新,和互联网渗入停车相关的方方面面,与此同时,也诞生了几种“互联网+停车”的停车模式。那么,面对如此竞争强烈的市场,怎么才能不被淘汰呢?那就跟着德立达停车场管理系统,来带你玩转“互联网+停车”吧。
“互联网+停车”主要有四种类型:
1、创业型公司;
2、智能停车设备商;
3、市政交管部门;
4、BAT。
目前主要以创业公司和智能停车设备商为主,BAT只是轻度参与。停车模式也主要是围绕创业公司和设备商,一般可以分为5种:停车支付、车机前装系统、停车SaaS管理系统、车位共享P2P、代客泊车。
那么“互联网+停车”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呢?
一、停车支付:设备铺设+线上支付
全国汽车保有量已突破1.7亿辆,停车位少于6800万个。解决停车难,减少停车流程中所花费的时间是一个办法,于是玩家们想到了在停车支付环节做尝试。通过铺设智能设备,对停车场的停车流程做升级改进,引导用户线上支付,这就是停车支付模式。
这种模式一定程度上节约了停车时间,对停车场管理也带来了便捷。瓶颈在于如何合作足够的停车场。引导用户线上支付停车费,这需要一定的补贴,我国停车场数量十分巨大,是补贴模式难以覆盖。此外,停车支付模式本身容易被模仿,玩家几乎在每个城市都能遭遇类似企业的竞争。未来想通过垄断支付来盈利的可能性较小,模式想象空间不大。
二、车机前装系统:实时数据+车机系统
其实解决停车问题还有一种方式,就是直接进入车厂前装市场,将智能停车系统接入车机之中。用户在汽车的中控屏上就可以实现与停车相关的需求了。
它对技术和质量有着很高的要求。开发一款适用于车机的系统软件难度要远远大于APP,此外汽车厂商对供应商的要求严格。目前这种停车模式的玩家比较少,未来将会有很大的想象空间。
三、停车SaaS管理系统:B端+标准化
除了在停车场内铺设智能设备,开发手机应用等,玩家们要想拥有一套完整的智能停车场系统,往往还需要提供一套面向B端停车场管理的停车场SaaS管理系统。
这种模式最大的瓶颈在于很难落实,一些大型成规模化的企业比较好操作,但其他停车场则难以推行。此外,当前市面上的互联网停车玩家,大多数都拥有了自己独立完整的智能停车软硬件系统,未来可想象的空间有限。
四、车位共享P2P:个人车位共享+盘活资源
把个人车主的空闲车位利用起来也是解决停车的一个方式。车位共享P2P模式将车主的空闲车位共享出来,为想停车的车主提供对接服务,盘活车位空闲时间,提高车位的使用率,为业主创收,让车主不再停车难。
这种模式问题更倾向于依赖弹性社交,很容易带来客户体验不佳。同时,车位共享 P2P 模式不可避免地会牵扯到和物业、停车管理公司,这很容易形成线下地推的瓶颈。
五、代客泊车:人工代泊+切入后市场
把车主的车停好,是代泊模式。该模式以人工代停车,使车主从停车难中完全解放出来,节约车主的时间成本,同时把代泊点附件的空闲停车资源盘活,以时间换空间。
代客泊车模式瓶颈在于车辆长时间脱离车主控制,安全和信任问题是车主接受代客泊车模式的主要障碍。此外,不同城市或许有不同地点的停车痛点,可复制性不强。但盈利模式比较清晰,目标客户是高时间价值车主,价格敏感度低。汽车后市场也是盈利重点,替车主在停车空闲期间洗车、保养是顺势之需。
2016年,“互联网+停车”行业压力较大的一年。不仅是国内的停车行业的兴起,并且国内的三大巨头的渗入也把局面陷入很紧张的状态,而且外国的一些新型的停车场也在打击国内市场。虽然目前不同的“互联网+停车”模式都普遍存在一些瓶颈与挑战,但是毋庸置疑,“互联网+停车”不同形式的发展势必会将行业推动至一个新的高度。
不论哪种模式,未来智慧云停车的落地施行都会涉及到车场、平台、车、车主之间的信息互通,强劲的地推执行能力、创新的技术、眼光以及雄厚的资本支撑至关重要。停车资源独占性和稀缺性,注定智慧停车企业之间的比拼将是一场惨烈的淘汰战,适者生存,本来就是大自然的一种必然趋势。
德立达,停车场管理系统厂家,专注停车15年!如果您有任何停车场系统问题,请关注德立达官网(www.chinatenet.com)或关注德立达微信公众号:deliyun-cn,欢迎前来咨询交流。